【准晶体概念】准晶体与准科学家

发布时间:2017-02-08   来源:奇闻怪事    点击:   
字号:

【www.921716.com--奇闻怪事】

1982年4月8日,美国霍普金斯大学,一个很偶然的机会,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,在自己的实验室中观察到铅合金原子中一种“反常理”的排列。消息传出,立即引发极大争议。因为按照传统的理论,具有此种排列的固体物质不可能存在。这名男子据理力争,一直闹到学术界权威那里。最后的鉴定意见是违背起码的科学常识,他所发现的“晶体”被人形容为“准晶体”,而他自己也有了一个“准科学家”的绰号,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笑话。

  在一片质疑与嘲弄声中,他被迫离开了心爱的研究小组。没了科研经费,他就自己筹钱;没了实验室,他就找朋友帮忙。然而,几个朋友一看他研究的仍是那个被权威一再否决的理论,纷纷摇头,认为他脑子真的有病。到后来,连实验室都没人愿意借给他了。无奈之下,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家乡以色列,那里有他和朋友共同创办的一间简易实验室。

 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,1984年,这篇挑战自然规则的论文终于出炉了。但是,居然没有一家学术媒体敢将它发表。两年前的那场风波闹得太大,“准科学家”的影响远未消除。如果论文不能发表,自己多年的心血也就付之东流,他仍然不死心。朋友见他整天魂不守舍的样子,答应帮他最后一次忙――找一家关系刊物,以另一个人的名字,先将论文发出来。至于#p#分页标题#e#论文发表之后的事,他们根本无法细想。

  不出所料,这篇论文一问世,立刻在化学界引发轩然大波。著名化学家、两届诺贝尔奖得主鲍林教授首先否决了他的理论,并且对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嗤之以鼻。大家都说他是想出名想疯了,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理论反复折腾,纯粹是误人误己。最后,“准晶体”理论不仅没得到承认,他也由“准科学家”变成了“伪科学家”。

  从那一天起,这名男子几乎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,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。直到二十多年后,几位科研人员在当年他闹笑话的实验室,陆续制造出其它种类的“准晶体”,并在俄罗斯一条河流中发现了这种天然矿物质,大家才想起当年那篇轰动一时的“发烧”论文,以及那个被说成是“伪科学家”的人。

  幸运的是,那位年届七旬的老人还健在,而且,这二十多年间,他一直没停止过学术研究。那篇一度沦为学术垃圾的论文,霎时焕发出灼人的光焰,被科学界正式确定为最伟大的发现之一,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。2011年,这篇死灰复燃的论文的作者,如愿以偿地摘取了诺贝尔化学奖,他就是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・谢赫特曼。#p#分页标题#e#

  谢赫特曼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,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委屈和痛苦,去呵护一篇数度打入“冷宫”的论文。他的成功,需要的不光是时间、勇气、智慧,还有凡人所不及的等待与坚忍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921716.com/qiwenguaishi/52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