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山脉图_(图)地理中国:探秘川南百年"历史空白"石柱地

发布时间:2017-01-16   来源:历史野史    点击:   
字号:

【www.921716.com--历史野史】

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石柱地遗址,存有从新石器时期直至明清不同时期遗址的文化层堆积,然而从隋唐到宋代数百年间,却没有一点遗迹被发现,出现了文化断层——石柱地,金沙江下游一处鲜为人知的河湾,一时间忽然热闹起来。

  从去年5月起,周边的村民发现,不断有人到这里敲敲打打,还请他们帮忙挖土。“考古”,一个对村民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的词语,自此切入他们的生活。随着泥土逐渐掀开,村民们疑惑不解:那些人怎么那么高兴?

  原来,据考古发现,石柱地遗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,为目前川南发现的最大遗址,更将川南历史向前推进3000年。可是,这处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时期的遗址,却留下一系列后人难解之谜。10月27日,在宜宾举行的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(四川)考古新发现研讨会上,省内专家试图寻找未知的谜底。

  谜之1

  双肩石器为何在金沙江边出现?

  站在密密的探方前,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柱地遗址现场负责人李万涛有些紧张。这位20多岁的小伙子,是第一次担当 “重任”——向前来考察的专家介绍遗址考古发掘情况。从去年至今,他在这里已断断续续呆了8个多月。随着发掘面积从最初的2000平方米逐渐扩大到如今的1万平方米,他心中的疑惑也在不断扩大。#p#分页标题#e#

遗址现场

  石柱地遗址位于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。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,2006年,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淹没区进行考古勘探,在此处发现遗迹。当时,考古人员认为这里仅是秦汉墓地。转折出现于2010年,考古人员再次进行钻探,发现这里是一处大规模的遗址。

  当考古人员移去探方中表土,再用石灰将土色异常的地方标志出来,地层工作面上出现了柱洞、灰坑、房址等遗迹。柱洞是古代曾经立有木柱,后来朽烂形成的痕迹。与柱洞有一段距离的地方,有着或长或短的浅槽,表明此处曾经修建过房子。而灰坑则是垃圾堆,将坑内的泥土筛干净,能找到不少夹砂陶片,上面有绳纹或附加堆纹等纹饰。“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,这里曾经是古人生活的聚落。”李万涛说。

  在经过4次考古发掘后,考古人员已确认:石柱地早在5000多年前就是人类繁衍之地,将人们对川南地区历史的认识提早了近3000年。

出土的石器#p#分页标题#e#

  在石柱地遗址,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石器,有石锛、石斧、砍砸器、刮削器等。在临时库房中摆放出来的数十件石器,引起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剑的注意。“这是双肩石器。”记者看到,陈剑拿起的石锛上部左右为弧形,仿佛人耸起的肩膀。“这种打制的双肩石器,是南方人群的特有文化特征。”

  然而,长期在岷江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研究的陈剑,却从来没有在岷江流域发现过双肩石器,反而是在青衣江边发现了很多。“过去我们一直关注文化从北向南传播,却从不重视文化怎样从南向北传播。”

  双肩石器为何在金沙江边出现?与青衣江边的双肩石器有没有关系?金沙江和青衣江之间的文化传播通道是怎样的?可惜,这些疑问暂时还没有结论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921716.com/lishiyeshi/4671.html